廣州市健康教育所 陳建偉博士
同伴教育(Peer Education)或稱“同伴輔導”,、“同伴互助”,是目前在社會發(fā)展領域廣泛采用的一種培訓方法,。參與的人主要是年齡相仿,、知識背景,、興趣愛好相近的同伴和朋友。主要采用小組討論,、游戲,、角色扮演等參與性強和互動性強的方式,側(cè)重于討論和技能的培訓,。在許多發(fā)達國家,,同伴教育已被普遍認為是一種有效的行為干預策略,。
同伴教育可以視為小組合作學習的一種形式,目前它在艾滋病教育中應用非常普遍,。由于人們通常愿意聽取年齡相仿,、知識背景、興趣愛好相近的同伴,、朋友的意見和建議,,青少年尤其如此。特別在一些敏感問題上,,青少年往往能夠采納同伴的意見和建議,。這種強有力的影響稱為“同伴壓力”。青少年艾滋病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趨眾傾向,,利用同伴壓力的積極因素對青少年進行艾滋病防控教育的方式,。通常首先對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青少年(同伴教育者)進行有目的的培訓,使其掌握一定的艾滋病防制知識和同伴教育技巧,,然后利用他們在學生集體中的同伴優(yōu)勢,,召集同齡人講述自身經(jīng)歷和體會,交流自己對預防控制艾滋病的想法,,互相交流預防艾滋病的知識和技能,,以達到在青少年學生群體中普及艾滋病的預防知識的目的。以下是廣州市健康教育所在廣州地區(qū)大學生中組織開展艾滋病同伴教育所采用的一個教案,,可供有需要的單位參考,。
青少年艾滋病同伴教育教案
一、目的
●通過同伴教育,,使參加者了解艾滋病病毒(HIV),、艾滋病(AIDS)的名詞概念與科學內(nèi)涵,;
●掌握艾滋病傳播的三種主要途徑,;
●了解艾滋病的癥狀和危害;
●理解并分辨艾滋病的高,、中,、低危害行為,掌握安全套的正確使用方法,;
●形成正確對待艾滋病攜帶者和病人的態(tài)度,。
二、方式
1,、小組討論
2,、游戲
3、實物演練
三,、同伴教育流程
第一步:工作準備
1,、物品
工具如:大白板一塊、白板筆2支,、筆擦1塊,、白紙20張、油筆10支,、避孕套60個,、道具香蕉60個、行為卡片3套×20張,。
2,、場地
選擇課桌可移動的教室或小會議室。
小組討論時桌椅擺放成“魚骨形”,,即5到6人圍桌而坐,,共分成若干組面對主持臺。游戲時可將桌椅成“匚”形,,主持人位置放在缺口處,,大家圍圈而坐,中間用于表演和活動,。
3,、人員
通知你確定的同伴來參加活動,注意人數(shù)一次不宜太多,,應充分考慮場地,、活動的方式和自己的場面控制能力。一般以25-30人為宜,,最多不超過50人,。
第二步:分組及分組方法:(20分鐘)
在開展同伴教育時,以每次20-30人為宜,,如果有經(jīng)驗也可放寬到50人左右,。在開展同伴教育時,可以將參加者按6-8人一組分為若干組,。
分組方法:
1,、生日分組。
要求學員按照出生日期的先后順序排成一隊,,然后根據(jù)活動的需要,,把隊伍分隔成需要的小組數(shù)。
2,、卡片分組,。
按預訂參加的總?cè)藬?shù)除以6或8得出組數(shù),按組數(shù)準備相同數(shù)量顏色的卡片,,每種顏色準備6或8張,。學員入場時每人隨意領取1張卡片,,并寫上自己的名字。到時,,讓持相同顏色卡片的學員分在1組,。
3、游戲分組,。
“石頭,、剪刀、布”的游戲:先根據(jù)人數(shù)確定要分的組數(shù),,再隨機指定相同數(shù)量的人出來做這個游戲,,贏者有權從人群中選取組員,被選中的組員接著做這個游戲選取新的組員,,一直到所有人被選完,。
第三步:設立課堂公約(10分鐘)
1、目的:艾滋病預防教育涉及兩性問題和性健康知識,,所以建立相互尊重,、依賴、安全,、放松的課堂環(huán)境對授課效果的好壞至關重要,。因此,課堂中達成良好的共識是非常重要的,。
2,、公約主要內(nèi)容:
尊重每一個人的意見。
仔細聆聽,,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(fā)言,。
課堂提問是不涉及個人隱私,討論時對事不對人,。
相互鼓勵,。
以科學和求知的態(tài)度對待學習的內(nèi)容。
保密原則:可以把上課的內(nèi)容和其他班的同學分享,,但有義務為發(fā)表觀點的同學保密,。
第四步:培訓前調(diào)查
1、目的:了解學員對將要培訓內(nèi)容的掌握程度,,為培訓后評估培訓效果做基線數(shù)據(jù),。
2、方法:采用自填式問卷測評,,不記名,,學員按自己理解和掌握的知識獨立完成各自問卷內(nèi)容。
第五步:小組討論,,了解被培訓者對于HIV/AIDS知識的掌握程度(20分鐘)
活動目的:了解學員對艾滋病知識掌握的程度,。
活動材料:大白紙和粗筆,、大白板。
活動形式:頭腦風暴:什么是HIV/AIDS,?艾滋病的危害有哪些,?誰會感染艾滋病,?
活動方法:將學員分成幾個小組,讓每一組在發(fā)給的大白紙上寫出任何有關艾滋病的知識,、問題,、想象、觀點,,然后讓每組交換答案互相補充和修改,。然后請每組選一名代表總結發(fā)言并給出解釋。若其他組有不同意見,,也給出相應理由,。主持人不做評論,對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解釋在隨后的活動中給出,。
主持人小結:在此階段無需對學員給出的內(nèi)容加以澄清,。告訴學員大家將一起學習艾滋病的知識,展開討論,。在培訓過程中,,學員可以自己判斷他們給出的內(nèi)容是否正確。
將各組的答案貼放在四周,。讓各組討論,。
主持人小結:
艾滋病的醫(yī)學名稱叫:“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”。英文全稱是: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,。“艾滋”是其英文名稱縮寫“AIDS”的音譯,。
艾滋病病毒又叫“人類免疫缺陷病毒”,英文全稱是“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”,。英文縮寫為“HIV”,。
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后,主要破壞人體的白血球,。而且,,病毒變異很快,使研制預防性疫苗非常困難,。
艾滋病病毒直接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(tǒng),,干擾破壞具有抗感染能力的免疫細胞,使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,。
艾滋病病毒很脆弱,,白血球外的艾滋病病毒在外界環(huán)境中很快會死亡,。常用消毒藥品,如“84”消毒液,、漂白粉,、消毒靈、酒精等都可以將它殺滅,。
艾滋病的分期和癥狀一般地說,,一個人從感染艾滋病病毒到發(fā)病、到死亡,,要經(jīng)過這幾個階段:
1,、急性感染期(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1-4周)。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最初幾周內(nèi),,有些人會出現(xiàn)類似流感的癥狀,,如發(fā)燒、頭疼,、皮疹等,。一段時間以后,這些癥狀又會消失,。在這段時間,,感染者可以把病毒傳給他人。不是所有人都有這些早期癥狀,。
2,、無癥狀感染期(急性期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,平均為7,、8年左右,,有的可長達10多年,短的2-5年),。這時,,可以從血液中檢測出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,但第一階段出現(xiàn)的癥狀已經(jīng)消失了,。感染者看起來跟正常人一樣,,而且自己也可能沒有不好的感覺。所以,,他們可以正常地生活和工作,。這一階段是傳播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最主要時期。
3,、艾滋病期,。又稱發(fā)病期,指的是感染者的免疫系統(tǒng)已經(jīng)被HIV嚴重破壞,不能維持最低的抗病能力,,導致各種感染病最終死亡的這段時間,。感染者容易出現(xiàn)各種感染(叫機會性感染),如持續(xù)腹瀉,、體重劇降,、出現(xiàn)皮膚癌、淋巴癌,、肺結核,、卡氏肺囊蟲肺炎等。病人最后會死于上述任何一種或多種疾病,。這一階段的傳染性極強,,但由于病人已經(jīng)不會與其他人發(fā)生可能傳播的行為,因此,,實際生活中,在這一階段傳播給他人的情況很少見,。
窗口期:從艾滋病毒進入人體到血液中產(chǎn)生足夠量的,、能用常規(guī)方法查出艾滋病毒抗體之間的這段時間稱為窗口期。在這個時期,,血液中已經(jīng)有了艾滋病毒,,所以已經(jīng)具有傳染性,但是還不能檢測出來,。窗口期的長短因人而異,,一般在兩周到三個月之間。剛有過高危行為就去做檢測,,得出來的陰性結果(沒有發(fā)現(xiàn)艾滋病毒抗體)不一定是準確的,,要過了窗口期再作第二次檢測。
主持人小結:
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看上去什么樣子,?
我們從外表上看不出誰感染了HIV,。大多數(shù)感染者可能沒有任何癥狀。HIV進入人體后,,一般不會使人有患病的感覺,,受感染的人沒有任何病癥。他們看上去很健康,,感覺良好,,他們或許還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病毒,但是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會把病毒傳給他人,。
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HIV,?
唯一的辦法就是去疾病控制中心或者指定的醫(yī)院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的血液檢測。艾滋病本身沒有特殊癥狀,它有許多癥狀和其它疾病相似,,因為它會引起很多疾病,,我們可以觀察到這樣的一些癥狀:夜間盜汗;體重減輕五到十五公斤,;結核,;肺炎;淋巴結腫大,;腹瀉,;咳嗽等。如果某人曾發(fā)生過高危行為并覺得又可能感染了HIV,,而且同時存在上述兩個以上的癥狀,,并持續(xù)一個多月,你應該建議他(她)去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的血液檢測,。
艾滋病發(fā)病的三大癥狀:
無原因的體重持續(xù)下降,,達每月10公斤以上。
無原因持續(xù)腹瀉一個月以上,,每天5次以上,。
無原因持續(xù)發(fā)熱38度以上一個月。
其它癥狀均為輔助癥狀,。
艾滋病能治好嗎,?
目前沒有任何一種中藥或西藥可以治愈艾滋病。但是艾滋病病人或者感染者仍然應該進行治療,。藥物可以減輕很多癥狀,,延長患者的生命。
第六步:卡片游戲:認識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相關行為(30分鐘)
1,、活動目的:
了解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和傳播條件,。
了解艾滋病的危險行為和安全行為。
了解日常行為和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,。
2,、活動材料:行為卡片。
高危行為卡片內(nèi)容:(多性伴卻不使用安全套,;不使用安全套的陰道交,;不用安全套進行肛交;共用針頭或注射器,;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懷孕,;與靜脈注射吸毒者發(fā)生性關系而不用安全套;接受未經(jīng)檢測的血液或血液制品,;商業(yè)性賣血),。
低危行為卡片內(nèi)容:(使用破損的安全套進行性交;對正在流血的人徒手進行急救和包扎;用未經(jīng)嚴格消毒的器械紋身,、穿耳,、針灸;共用剃須刀,;共用牙刷),。
安全行為卡片內(nèi)容:(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、擁抱,;日常護理艾滋病病人,;進行急救但是沒有直接接觸血液;自慰(手淫),;按摩,;不接觸陰道、陰莖和肛門的性行為,;禁欲,;義務獻血;親吻,;共用勞動或辦公用具,;咳嗽;打噴嚏,;游泳,;蚊蟲叮咬,;同桌吃飯,、共用餐具;共用馬桶,;與一起勞動和居?。还灿靡挛?、被褥),。
3、活動形式:卡片游戲
4,、活動方法:
(1)主持人在黑板(或大白紙)上寫上“高危行為”(很危險的行為),、“低危行為”(有一定危險性的行為)、“安全行為”(沒有危險的行為),;
(2)說明活動目的:艾滋病病毒是通過人的行為才進入人體,。要預防艾滋病,就要了解哪些行為可能導致感染,、哪些不會,。下面的活動就是要讓大家認識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行為、低危行為和安全行為,從而避免受到感染,;
(3)說明活動規(guī)則:每個人會拿到一張行為卡片,,請根據(jù)個人理解,把它粘貼到“高危行為”,、“低危行為”和“安全行為”的下面,;在擺放過程中,不與他人商量,、其他人也不得提醒,;
(4)活動開始。主持人把寫著各種行為的紙條隨機分發(fā)給每個學員,,一人一張,;
(5)請每個人根據(jù)自己的理解,思考十秒鐘,,明確了此種行為屬于哪類行為及其原因后,,把紙條粘貼到黑板上相應的位置;
(6)等所有紙條都粘貼完,,主持人分別指著高危,、低危和安全中(主要是容易引起誤解)的幾張紙條請放置的人陳述理由;
(7)征詢大家意見,,把多數(shù)人認為放置不正確的紙條調(diào)整到他們認為正確的位置上,;
(8)主持人注意要鼓勵參與者積極討論和參與,不要馬上說正確答案,,重要的是幫助每個人弄清楚各種行為和艾滋病的關系,。
主持人提示:
高危行為:指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險性較高,世界上絕大多數(shù)感染者都因此而感染的行為,,主要指的是有血液,、精液、陰道分泌物及母乳進入另一人體內(nèi)的行為,。
低危行為:指理論上有一定的感染危險性,、但現(xiàn)實生活中很少或幾乎沒有感染事例的行為。
安全行為:指沒有感染危險性,、現(xiàn)實生活中也沒有感染事例的行為,。
主持人小結:
HIV的傳播必須具備三個前提條件:
有HIV存在;
HIV具有足夠數(shù)量,;
HIV必須進入另一個人的血液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,;
HIV病毒主要存在于人體的:血液;精液,;陰道分泌液,;乳汁,。
艾滋病的三種傳播途徑:性交;血液,;母嬰傳播,。
全世界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基本上是由以下五種行為導致的:
不使用安全套的插入性性交(包括男與男、男與女之間的肛交,、陰道? 交,、口交);
共用針具的吸毒,;
使用未經(jīng)艾滋病病毒檢測的血液和血液制品,;
賣血和單采漿;
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懷孕,;
預防艾滋病,,實際上就要避免以上五種行為。而其它行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報告病例微乎其微,。
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徑:
采取安全的性行為,,避免接觸血液、精液,、陰道分泌物及母乳,;
保持單一性伴侶,互相忠誠,;
避免任何不安全的性行為,;
正確使用安全套;
不要在非安全性行為期間獻血,。
患有性病的人,,要同性伴一起及時進行徹底的治療避免經(jīng)過血液感染:
必須輸血時,血液和血制品是經(jīng)過艾滋病病毒檢測合格的,;
使用的注射器應嚴格消毒,,最好用質(zhì)量可靠的一次性注射器,;
遠離毒品,,不共用針具;
艾滋病雖然不能治愈,,但是可以預防,。
第七步:野火游戲(30分鐘)
1、活動目的:了解艾滋病的傳播速度,、暴露艾滋病高危行為人群的心理等,。
2、步驟:
(1)游戲前的準備:此游戲需要10~20 個人參加,。要有一塊共所有參與者圍成圓圈的空地,。主持人應事先準備20 個信封(或折起來的紙片),,每個信封里裝一張卡片,其中5 張寫上“陰性”,,15 張寫上“陽性” ,。
(2)游戲時告訴參與者在游戲中要相互信任。在游戲中提到的個人情況必須得到尊重并加以保密,。
(3)讓所有的參與者放下手中的物品,,臉朝外圍站成一圈。
先進行演示:走近一個參與者,,與之握手,,解釋我們需要確定一種方法來表明某人已經(jīng)暴露于HIV 感染的危險之中。這種方法就是在握手的同時,,用手指輕摳對方的手心,,當被摳過手心的人再次與別人握手時,他就得去摳那人的手心,,以此類推,,進行演示?! ?br /> 解釋和演示完畢后,,提醒大家剛才所作的僅僅是示范,這個練習中,,到目前為止,,還沒有任何人暴露于HIV。告訴參與者,,你將讓他們閉一會兒眼睛,,在這段時間里,你會在圓圈外繞上幾圈,,然后輕拍某人的肩膀來指定本次練習中的HIV 感染者,。注意:被拍到的人不能發(fā)出任何聲響。
(4)然后讓所有的參與者睜開眼睛,,問他們能否辨認出誰的肩膀被拍過,。
由此指出,從表面上我們是無法辨認 HIV 感染者的,。
引導參與者討論當主持人繞圈時,,他們的感受是什么。指出即使是在游戲中,,人們也非常懼怕被貼上HIV 感染者的標簽,,誰都不想被拍肩膀。(討論中,,主持人必須注意引導由參與者提供回答和有關信息,,而不是由主持人來解答問題,。)
這時,提醒大家在練習中已經(jīng)有一位 HIV 感染者,,告訴大家在練習開始后,,這個人將會在握手時摳對方的手心,手心被摳過的人在緊接著的握手中,,也要去摳對方的手心,。
(5)主持人站到圈外,請參與者自愿逐次握手,,次數(shù)為 3 次,。注意每次只能與一人握手而且握手的對象均不同。
全部握手完畢后,,主持人再次站到圈內(nèi),,詢問剛才是否有人不愿意握手。由此指出,,每個人都可根據(jù)個人的選擇而不進行無防護的高危行為,。然后請所有手心被摳過的人往內(nèi)走一步,其余的人退回外圈坐下,。
(6)向大家解釋,,處于內(nèi)圈的人已經(jīng)處于 HIV 感染的危險之中,即他們已經(jīng)“暴露”(即接觸到了艾滋病病毒,,但不一定受到感染),。而外圈的人可被認為還沒有暴露于HIV 感染的危險。
用下列問題提問,,以啟發(fā)思考,,促進討論:
記住提醒每個人,在本次練習中,,握手相當于某種無防護的高危行為,,并向參與者解釋“無防護的高危行為”,例如與 HIV 感染者共享針具吸毒或性交時沒有使用安全套等行為?,F(xiàn)在對他們來說僅僅只是“暴露”,,感染與否還不清楚。
外圈:你所做的和內(nèi)圈的人有何不同,?
外圈:你怎樣看待處于內(nèi)圈的人們,?
內(nèi)圈:你已經(jīng)明白自己有可能感染 HIV,,你現(xiàn)在怎么想,?
內(nèi)圈:你是否會告訴別人你可能已經(jīng)感染 HIV?告訴誰?
內(nèi)圈:此時你需要什么,?
內(nèi)圈:今后你還會繼續(xù)無防護的高危行為嗎,?
注意:當參與者詢問有關HIV 檢測的問題時,,可以先簡單介紹HIV 和AIDS的不同,在之后的小講座中再詳細介紹檢測結果“陰性”和“陽性”的含義,;HIV的檢測程序,;HIV 感染發(fā)生的過程等知識。
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不同:
艾滋病病毒感染者:被艾滋病病毒(HIV)感染但是還沒有出現(xiàn)癥狀的人成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,,他們在外表上和一般人一樣,,沒有任何區(qū)別。
艾滋病病人: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受到艾滋病病毒的嚴重破壞,,不能維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時,,便出現(xiàn)很難治愈的多種病癥,這時就稱為艾滋病病人,。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(fā)展成為艾滋病病人后,,一般會在半年至兩年內(nèi)死亡。
(7)詢問內(nèi)圈的人是否愿意接受一次HIV檢測,。
當有參與者說他不愿意做檢測時,,問“為什么?”,,如他們堅持不做,,則不再深究。對仍然不愿做檢測的人,,準許退出內(nèi)圈,。但在游戲結束時,可以再次詢問他們是否愿意做檢測,。
告訴參與者,,許多感染了HIV 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經(jīng)被感染。從外表看不出一個人是否感染了HIV,,因為HIV 可以長期潛伏在身體內(nèi)而不表現(xiàn)出任何癥狀或體癥,。確定一個人是否感染了HIV,需要做HIV抗體檢測,,即化驗血液中有沒有HIV 抗體,。抗體檢測有兩種結果:陽性和陰性,。
(8)把裝有結果的信封混勻發(fā)給每一個接受檢測的參與者,,請他們先不要打開,先就下列問題進行討論:
你會告訴其它人你接受過檢查嗎,?告訴誰,?
你會繼續(xù)做無防護的高危行為嗎?為什么,?
你接受檢測這件事會干擾你的生活嗎,?
你現(xiàn)在想什么,?
小結:參與者在等待結果時的感受。
(9)準許參與者打開信封,,告訴大家實際情況中不能用這種方法來告知檢測結果,。告知檢測結果時應考慮隱私和保密。拿到陰性結果的人可以把卡片裝回信封,,交給主持人,,然后退到外圈。讓他們討論拿到陰性結果時的感受:討論如何改變個人行為,,保持陰性結果,。
(10)讓陽性結果的人討論他們的感受,可用下列問題提問:
你感覺如何,?
這個結果對你生活意味著什么,?
你會改變你的行為嗎?
此刻你需要什么,?
你對這一結果可能采取什么樣的行動,?
討論中,主持人要不斷強調(diào)HIV 和 AIDS 的區(qū)別,,并回答提問,。
討論完畢后,拿到陽性結果的參與者把卡片放回信封,,主持人依次收回,,邊收邊告訴大家,這只是一個游戲,,信封交回后,,“病毒”也就不存在了。
(11)要求所有的參與者重新圍成一圈,,請他們用一個詞或幾個字來表達他們參加游戲后的感想,。
(12)大家再次隨意握手,以此來結束游戲,,強調(diào)游戲已經(jīng)結束,。
小結:
●得了艾滋病的人同其他人一樣需要支持,他們特別需要朋友和家人特別的關心和愛護,。
●任何人都可能得艾滋病,,在我國許多人已感染了艾滋病病毒。
●艾滋病病人仍是我們的朋友,、孩子,、兄弟、姐妹或家庭成員,幫助他們,、關心他們,、支持他們,,他們可以平等地生活在我們的社會里,。
●艾滋病病人可以生活多年,一樣能為家人和社會做出貢獻,。
●歧視艾滋病病人意味著縮短他們的生命,。
●對艾滋病病人表達我們的同情和關心。
●與艾滋病病人的親人交談,,并提供有關艾滋病的信息,。
主持人提示:
這個游戲能夠被用于展示HIV的傳播。對于開始這一段關于艾滋病的內(nèi)容來說,,這是一個有用的游戲,。它可以創(chuàng)造一個爭論和好奇的環(huán)境。
請注意,,野火游戲的內(nèi)涵是十分豐富的,,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,你可以通過這個游戲展示幾乎涵蓋所有環(huán)節(jié)的知識點:例如,,在選擇扣與不扣之間是“選擇和做決定”,;在大家對普遍追問第一個人扣手心的人是誰、并很想找出這個人“繩之以法”,,這涉及“對艾滋病人的理解”,;被扣手心以后,有人特別樂意再去扣其他人,,但是有些人就不再和其他人握手,,這涉及到“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心理”;從大家不知道誰是第一個,,可以引出“從外表看不出一個人是否感染了HIV”,,因為HIV可以長期潛伏在身體內(nèi)而不表現(xiàn)出任何癥狀或體癥。確定一個人是否感染了HIV,,需要做HIV抗體檢測,,即化驗血液中有沒有HIV抗體??贵w檢測有兩種結果:陽性和陰性,。
第八步:安全套使用知識
1、脫敏游戲:“我用安全套”游戲(15分鐘)
脫敏游戲——為接下來進行的安全套正確使用方法環(huán)節(jié)對學員進行脫敏,。依次讓學員說出自己最想做或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,,每位學員的詞不能重復。之后讓每位學員在自己之前說出的話語前加上“我用安全套”五個字后,連成一句話大聲的說出來,。
2,、站隊游戲:(15分鐘)
主持人將寫有安全套使用步驟(下述)的卡片發(fā)給每個人,讓學員根據(jù)自己的知識找到相應的順序,,其順序為安全套的正確使用過程,。
正確的過程如下:
檢查安全套的生產(chǎn)日期;
陰莖勃起,;
撕開包裝,,小心不要劃破安全套;
擠出安全套頂端的空氣,;
從陰莖頂端抹下安全套直到陰莖根部,;
陰莖插入;
性交,;
射精,;
按住安全套末端抽出陰莖;
取下安全套并保證精液留在套內(nèi),;
陰莖變軟,;
安全套打結,用衛(wèi)生紙包住,,丟到垃圾桶,。
3、主持人請志愿者演示正確使用安全套,。(5分鐘)
4,、所有參與者練習使用安全套。(10分鐘)
5,、主持人小結:
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預防通過性途徑傳播的疾病,,包括乙肝、性病,、艾滋病等,;
每個人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;
不要進行無保護的性行為,;
不要共用針頭和注射器,。
第九步:總結
艾滋病的傳播途徑。
艾滋病的高,、中,、低危行為。
安全套的正確使用方法中要注意的細節(jié),。
形成正確對待艾滋病攜帶者和病人的態(tài)度,。
第十步:效果評價
1,、目的:調(diào)查了解學員經(jīng)過培訓后對艾滋病的知識、態(tài)度,、行為的變化以評估培訓效果,。
2、方法:采用自填式問卷測評,,不記名,,學員按自己理解和掌握的知識獨立完成各自問卷。